都知道陈思诚是一个非常擅长商业运作的人,不过有一点大家忽略了,这点可是比商业运作更厉害,就是他对审察的适应和利用。

一般来说,一部电影的制作从立项到上映,要用去一年半到两年时间,其实多数时间(拍十后期),一年内可以完成,再加1-2个月宣传。真正让人难适应的是头尾两次审察,创作者们往往就卡在这一段,反复修改,拉长了时间。
陈思诚的唐探系列却不是。
唐探第一部,2013年立项,2015年底上映,这是花费时间最长的一部,到了第二部,2017年3月立项,2018年2月上映,连一年都不到,第三部不确定具体立项时间,在18年10月陈曾说电影已进入剧本阶段,向后通常是立项,此片若按原计划20年春节上,也就是花费一年左右的时间。
还在上映的唐探1900,24年☰月立项,25年春节上,半年就完成了,速度之快令人瞠目。

为什么他能完成的这么快?除了他对制作的众多环节十分了解,处理的很顺手之外,还因为他能轻松应对审察。
按照常理来说,唐探系列没那么容易通过审查。因为涉及到凶杀、恐怖、血腥,外交,文化等问题,这些内容,曾有不少擅长犯罪题材的导演难以适应,反复修改后也交不出好作品了其中代表便是高群书,这位国内曾经最会拍警匪题材的导演,去年竟然交出《三叉戟》这样的作品,高导应该就是受不了反复修改破罐破摔了。
可陈就很擅长在审察空间内创作,他的片子都发生在国外,所以就不会太过抹黑那些人,防止引起麻烦,这一系列中无蠢的无可救药或坏的毫无人性的人,按国内的要求,不可以为坏人开脱,可对外,反而更可以令他们接受,一下子国内外的要求就都达到了。

这部电影明明是有动作元素,但却基本见不到血,情节中常出现的大混战,总是在鸡飞狗跳之中,草草过去,然后说伤亡惨重,可过程不像生死之战,反倒像是狂欢节。哪怕是真的出现死亡现场,也多半是一闪而过,不会出现恐怖的杀人场景和过程,死状也不是特别血腥。这又是在审察的红线之内。

至于文化,他更是只展现而看不出任何态度,唐探3上,那段日本动漫的 Cosplay就是代表。电影一直以局外人的角度,参与到各样的事件之中,就像走进游乐场一样,玩一圈之后就回来,摄影机只拍下自己高兴的瞬间。

其实这些审察喜欢重点关注的内容也是观众们喜欢的元素。只要审察这关通过观众们也会被自觉吸引。
中国观众要求不高,不需要故事多精彩,只要别是挂羊头卖狗肉就可以。此系列一直的买点便是欢欢乐乐的冒险、破案,它也确实作到了。从第一部至现在,通过不断的堆叠新元素,欢乐和冒险含量越来越高,破案的线可是江河下。
曾和陈思诚合作过的编剧李亚玲,☰说他只有提出创意的能力,没有将内容真正变成剧本的能力,通过这几部《唐探》,或许也得到了证明。故事变的越来越不够精彩,千奇百怪的元素倒是越来越多,是因后来的这些编剧们话语权与能力都有限,只能去执行他的命令,所以唐探系列就变为了今天这样。
这也算不得错误,不过分纠结于凶杀破案而是专注于喜剧冒险,也是规避审察的一种
策略,而且人物若是更深沉了,反倒是不那么吸引人,这可不是他想见到的。
只是不肯展现,不肯说一些问题,此片也许在商业上还会续继成功,但离着经典作品的距离怕是越来越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