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米价暴涨,老百姓嫌贵,为什么不直接买米饭?
- 432 个点赞 👍
2025年1月5公斤装大米价格突破4185日元(约合人民币201元),每斤米价高达20元,比同等重量的鸡胸肉还贵,价格稍微便宜的商品米都被抢购一空,唯一剩下的就是福岛的米。
日本米价上涨,表面原因是供不应求、供应链不太行,实际上本质原因是日本农业空心化的集中爆发。
数据显示,日本食品自给率仅有38%,这意味着六成以上粮食依赖进口。而作为主粮的大米,本应是自给率最高的品类,却因日本农协的垄断经营陷入畸形市场。
这个掌控全国90%大米流通的“农业卡特尔”,在2024年投资亏损1.5万亿日元后,为填补窟窿竟在米荒期间持续出口优质大米,导致国内流通量减少21万吨,直接推高米价78%。
更讽刺的是,当政府计划投放储备米平抑物价时,还要设置“一年内回购”条款防止价格暴跌——这哪里是调控市场?分明是既得利益者对民生疾苦的漠视。
这种系统性失灵,暴露出日本经济的致命伤。表面看,日元贬值(2024年对美元汇率暴跌30%)放大了进口粮食成本,美国资本做空更是雪上加霜。
但深层次矛盾在于:曾经引以为傲的“匠人精神”农业,早已沦为垄断组织的提款机。农协通过操控种植面积、流通渠道和定价权,将大米从口粮变成金融产品。当老龄化导致农户数量30年减少60%、耕地抛荒率达10%时,这个系统依然沉迷于用“越光米”等高端品种赚取外汇,却对普通家庭的饭碗危机视若无睹。
作为对比,中国2023年粮食总产量6.95亿吨创历史新高,水稻、小麦自给率超过100%,这背后是一套“底线思维”的农业战略。我们建立起了全球最大的粮食储备体系(库存占比超全球一半),实施耕地红线、种业振兴、农机补贴等政策,甚至在2024年启动“盐碱地改造”新增耕地1000万亩。更重要的是,中国始终把主粮安全握在自己手中:三大主粮禁止外资进入生产环节,中储粮体系直接调控市场,这与日本农协放任资本收割民生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
日本的米价上涨再次给所有国家敲响警钟:农业从来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而是国家安全的核心命脉。当资本凌驾于民生之上,当垄断扭曲市场规律,再精致的和牛、再昂贵的大米,都不过是空中楼阁。中国用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20%的人口,靠的不是“何不食肉糜”的傲慢,而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清醒——这份清醒,或许正是我们避免重蹈日本覆辙的最大底气。
查看全文>>
凌乐 - 272 个点赞 👍
这个问题看着离谱,其实是有道理的……
因为大多数卖米饭的连锁店都能搞到便宜的进口米,所以不太受米价波动影响……
就拿御三家来说,
松屋的米的产地要一个店一个店查,就大概查了都内的四家店,都有用进口米。
食其家的米倒都是(日本)国产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才比松屋贵20块钱。
吉野家也没说在哪查大米产地。但注释4明确说了大多数店铺以国产米为中心,掺的有进口米。
这里只查了御三家,没什么代表性。而且我也不了解这种连锁店进口大米都要走哪些程序,所以权当提供了一个视角。直接买米饭大概还真能省点钱……
普通人倒也不是买不到进口米,但麻烦肯定会麻烦点,至少我住处附近的超市是没找到什么进口米的。
查看全文>>
无界帮主观月一郎 - 166 个点赞 👍
日本米涨价
还不是国民懒惰
多打几份工
查看全文>>
乐园里的真中合欢 - 88 个点赞 👍
这事儿日本人也有责任。
大多数的消费群体还是普通人,身在日本社会那个体系中,就会陷入那种“阅读空气”和“暗暗较劲”的状态。
别说买米了,买很多东西都要考虑别人的眼光。
你家住高档社区,接过去玉出超市就很丢人;你都开宝马x5了,结果还买外国肉就跌份了;放假了人家去夏威夷,你说我就来个周边游,小朋友都觉得抬不起头。
对大米这件事情,具体说来就是你家老吃面又不是外国人,人家觉得就奇怪;你家自己老不做饭,总是“外食”,女主人就被背后嚼舌头;你不买国产米,就让人觉得。。。
我也不知道会觉得什么,总之日本人就是得买国产米,无法理解。。。
你说要是在国内,你家愿意吃米、我家愿意吃馒头、他家就是老吃面条,无所谓。天南海北的饮食习惯就那么多元,我就愿意半个月吃次米饭——你管得着么?
日本似乎就不太行,我确实不懂他们脑回路,总是因为一些奇奇怪怪的理由捏着鼻子做。米价就是涨,但也得买。
所以之前我才说在日本你要把自己就当成外国人轻松很多,不用管他们那么多破ルール,读什么破空气。
反正去年买不到米,我就说我吃了半个月面条,日本人还那说呢,不愧是中国人,料理种类丰富啊。
有人说日本有没有这么夸张,吃个什么米还有人嚼舌头。其实要是深入了解就知道了,那帮不上班的太太们真是啥都八卦,你要是在那个圈子里的日本人,隐形压力实在挺大的。
我最近做的是一些跨境电商业务,客户是电视机厂商出海。别人家用索尼那种贼贵的电视,你要用什么海信TCL小米,性能其实咱们这边更好,但日本人真的会因为别人的目光,捏着鼻子被他们本土品牌宰一刀。。。
所以日本这米的问题,农协的骚操作是一方面重要原因,日本人这个奇怪的脑回路,也有责任。
咋说呢。。。尊重命运吧。。。
查看全文>>
王家CFA - 52 个点赞 👍
日子人:呜呜呜大米卖这么贵,根本吃不起米饭了怎么办?
唉,有了!
午饭改吃寿司、年糕、饺子、面条好了。货架上直接长出来,比大米这种“廉价碳水”性价比高多了
查看全文>>
靓女杨东东 - 50 个点赞 👍
日本地狱笑话
某个日本人想不起来汉字的“米”如何写,他的朋友告诉他:现在东京5公斤的米价是5000日元,而东京的X价是2500日元。一袋米价相当于两次X价,“米”字就是两个“X”叠加。
感谢这位网友的供图
查看全文>>
双笑生 - 36 个点赞 👍
刚好早上看到某站一个日本up更新了一期关于日本米的视频。
他说现在日本请客吃饭的标准已经是米饭管饱才是最大的真诚,当然是句玩笑话,当不了真。
不过可以从侧面观察,日本农业产业保护走到另一个极端时的种种魔幻现实。
日本游客不会也整个免签游背袋米回去吧!
不会吧!
查看全文>>
贱盘侠 - 30 个点赞 👍
因为要生米冲碳,不买米饭
查看全文>>
肖洛霍夫 - 23 个点赞 👍
日本也是奇葩,他们的农协完全不是人。
日本国内大米价格疯涨的同时。
2024年日本大米出口额达到120亿日元,同比增长27.8%,创下历史新高。
2024年预测的产量将比上一年增加22万吨,达到683万吨。
日本大米在美国、迪拜、英国的价格,居然比在本国卖的还便宜。
查看全文>>
简朴曲奇 - 10 个点赞 👍
日本那个速食米饭,一盒的量……比较少,吃不饱
查看全文>>
潘建龙 - 9 个点赞 👍
你说的非常有道理
我深深的思索之后
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日本人反正吃完米饭都要拉翔,不如直接吃翔就好,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愿意无偿捐赠
查看全文>>
例不虚发探花郎 - 7 个点赞 👍
事实上,发达国家百姓的卡路里和蛋白质摄入是居于世界前列的。
当下很多小民日常被灌输的就是发达国家有多么不堪。比如韩国日本吃不起肉,吃不起水果,吃不起大米~满大街的流浪汉。流浪汉这个挺有意思,大金国是绝对没有流浪汉的生存空间的,要是你闺女求学旅游经商去发达国家还是大金国?
其实以前的宣传更无底线。我小时候举着拳头要去解放欧美的无产阶级。上高中了才知道我出生前几十年人家就普及轿车了。我小学时,亲属到我家借自行车我爸不愿意借。
看到我的回答,小可爱们第一时间说发达国家吃的不够用。但是对于下边真的挨饿的大金国,故意不提
查看全文>>
江河 - 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一棵小梧桐树 - 5 个点赞 👍
要是真的嫌贵,直接吃草就好了,反正日本人之前也不是没吃过。。。
查看全文>>
如水 - 5 个点赞 👍
这样的问题都能够登上知乎热榜前四,我服了!
查看全文>>
墨西哥牛仔 - 3 个点赞 👍
“买米饭?”这问题一问,我脑海里顿时浮现出一幅画面:日本的街头,老百姓们提着购物袋,喊着“给我来一袋外卖米饭,不带米的”。想象一下,如果真这样,米饭不光成为了日常必需品,估计它的价格也得和油价挂钩了,甚至会出现“米饭涨价,饭团成金”的局面。
说实话,米价暴涨是个问题,但直接买米饭又能解决什么呢?咱先不说日本的米饭吃法已经够方便了,随时可以在便利店里买到现成的热腾腾的米饭,问题是,米饭是由米做的呀!如果米的价格上升,做米饭的原材料贵了,最终米饭的价格也会蹭蹭地跟着涨。要不然,还真得开始考虑“米饭加水”的模式,大家也都在厨房里学做简易米饭DIY了。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想,这倒也能反映出一些生活智慧。老百姓不是“不知道”米饭该买,而是聪明地知道:“米贵,饭更贵,不如自己做点别的搭配,找到更多可能性”。或者干脆来个“米饭替代计划”,选择更便宜的替代品,吃个炒面、吃个寿司,不比买米便宜?
所以,虽然直接买米饭可能有点荒谬,但从经济角度看,有时候“吃饭”不如“变饭”!
其实我也不知道我在说什么!
查看全文>>
劫风掠影 - 2 个点赞 👍
据日本共同网报道,日本总务省7日公布的2024年家庭收支调查结果显示,2人以上家庭每户月均消费支出为30.0243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44万元),剔除物价变动因素后实际较上年下滑1.1%。受物价上涨影响,连续2年呈现负增长。2024年显示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的“恩格尔系数”为28.3%,创1981年以来时隔43年新高。
28.3的恩格尔系数就吃这么点玩意儿
查看全文>>
深海飞行2020 - 2 个点赞 👍
话说回来, 我看有人说是赚日元花日元。
但是一斤十五……
也就是说,日本普通人收入能达到中国城市小康阶层的四到五倍,城市普通阶层的七倍以上么?
日本人收入这么好么?(认真脸)
查看全文>>
幻想乡的洛克马戏 - 2 个点赞 👍
日本米价涨,竟然能上中国的新闻热搜……
查看全文>>
无名氏 - 2 个点赞 👍
我记得日本不是因为美国粮食集团某个倾销操作主食变成了面粉么?
查看全文>>
雪山巅峰 - 2 个点赞 👍
看了一些回答和评论区,有些人说想用一袋大米换樱花妹的。实话实说,目前这个米价还是有点难,再涨一涨有可能。
不过你们要是能接受的话,可以换在日的东北妹。不少东北妹苦于学费生活费的,价格只有樱花妹的一半多点。不过据说都是死鱼。
这也算是曲线炒币了。
查看全文>>
兔兔好可爱 - 1 个点赞 👍
是徐晃到日本了吗?
查看全文>>
momo - 1 个点赞 👍
不,他们可以吃肉的,肉便宜。
查看全文>>
猪猪 - 1 个点赞 👍
为什么不吃肉
查看全文>>
轻尘栖若草 - 1 个点赞 👍
尤其家里有中高中生男孩子的家庭,孩纸的饭量也大,日本网友留言很多,主食不都是米饭的家庭也有的样子,其实也有便宜大米,但基本都是混合米,也有宝岛进口的,炒饭吃或许还可以,日常性主食的话可能吃别的面类等代替的人也增加的吧,
政府储备粮放出的信息已经放出来,但包括JA反对,有不少人反对的,因为还没有说什么时候放出来,放多少等细节,因为又是附带条件下的放水,也有人说米价未必会降下来,投机囤积大量大米的人也不会消失,,,
++ 刚看到新的进展,说是14号公布细节!
刚刚,日本央行总裁担忧食品价格上涨 在众议院委员会上表示“并非暂时现象”
内容:
日本银行(央行)总裁植田和男在12日的众议院财务金融委员会上指出,包括生鲜食品在内的食品价格上涨“并非一定是暂时的”。由于食品是高频消费品,价格飙升对民众生活带来了“强烈的负面影响”,他对此表示担忧。这番发言是在回应立宪民主党议员樱井周的提问时作出的。日本央行在分析经济基本趋势时,通常会剔除容易受天气等短期因素影响的生鲜食品,以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作为参考指标。然而,植田总裁认为生鲜食品的价格走势可能影响消费者心理,因此在制定金融政策时需要加以考虑。
2023年12月,不包括生鲜食品的全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了3.0%。
查看全文>>
東大日本秋武老师 - 1 个点赞 👍
精打细算,不如生火做饭。
查看全文>>
静水流深 - 1 个点赞 👍
嫌米贵吃肉不就行了?
查看全文>>
克里斯汀 - 1 个点赞 👍
先别忙着“何不食肉糜”,这句讽刺在古代低效率的农业社会体系还有道理,套用在全球贸易工业体系复杂完备的现代社会就不行了。
古代社会,肉比米精贵,米比粗粮精贵,吃不起米那就更是吃不起肉,也吃不起任何大米制成品。所以晋惠帝的话才滑稽可笑
现代社会,肉不一定比米精贵,甚至米的制成品也不一定比米精贵,吃不起米,但也许完全可以吃的起米酒,米糕,米醋,尤其在日本这样一个预制菜工业的国家,甚至包括了米饭,都不一定比米贵
就像澳洲的钢铁资源丰富,不代表澳洲生产的钢产品,如汽车轮船就便宜,日本资源贫瘠,不代表日本生产的汽车轮船就贵
事实上现在日本的米饭确实比米便宜,米是涨价了,但是米饭确实没怎么涨。至少快餐连锁店的盖饭,便利店卖的预制盒饭一直没涨。所以也别预置前提,问日本人为什么不直接买米饭,你怎么知道日本人不直接买米饭了?很多人觉得在家煮米饭性价比不高了,自然就出去买现成的盒饭了呀。
查看全文>>
白川 - 1 个点赞 👍
一小碗米饭400日元
查看全文>>
想匿名的人 - 1 个点赞 👍
对啊,为啥不直接买和牛牛排焗饭,羡煞大陆
查看全文>>
美国兔兔的fan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