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问题,我内心挺有感触的。
小时候,我们挨骂是家常便饭,父母的批评像夏日的暴雨,劈头盖脸地砸下来,我们咬咬牙,顶多委屈地抹两把泪,然后该干嘛干嘛。可现在的孩子,说两句就闹自杀,这到底咋回事呢?
我家孩子上小学三年级,有一次我批评他作业写得潦草,他突然就情绪崩溃,哭得撕心裂肺,还说“我太难了,不想活了”。当时我整个人都懵了,这不就是个作业写得不好被批评的小事吗?怎么就闹到这种地步了呢?后来我仔细琢磨,才发现这里面的门道可不少。
一、家庭环境的“温室效应”
小时候,我们家条件不太好,父母忙于生计,没那么多精力围着我们转。他们批评我们,可能是因为我们犯了错,影响了家里的正常运转。比如把饭洒了,那得赶紧收拾,不然晚上就没干净地方吃饭了;把东西弄坏了,家里也买不起新的,只能挨骂。那时候,我们知道家里条件有限,父母的批评更多是为了让我们懂事,别添乱。
可现在不一样了。孩子从小生活在物质丰富的环境里,吃的、穿的、用的,样样不缺。家长生怕孩子受委屈,把孩子保护得严严实实,像温室里的花朵。孩子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