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猫爬架刚挂到二手交易平台上。
去年回老家时,费劲砍了一棵树,剥皮打磨,横跨几百公里,搬回城里。
然后买木板、太空舱、爬梯、剑麻绳……
废了一个脸盆,用水泥浇筑,塑化、晾干,然后搬到客厅供它玩耍。
到现在大半年的时间,那玩意儿上没有留下它的一丝气味。
所以文章开头称之为“我的”猫爬架。

纯纯经验所得,猫爬架这玩意儿可以是改善,但不是刚需。
上个世纪的时候,美国著名的动物学家麦克·唐纳为了应对猫咪日益严重的抑郁症,根据猫咪的攀爬的天性而发明了猫爬架。
存在即合理,猫爬架的出现初衷是合理的,也是科学的。
但所有人类认为的猫咪的天性都抵不过它「反骨」的特性。

养猫的人都会知道,猫咪喜欢铲屎官所使用的一切东西,
比如自己水碗里的水不喝,却总喜欢跑到主人的杯子里吧唧吧唧喝个不停。
无论多漂亮舒服的猫窝看也不看,却喜欢和铲屎官挤一个枕头,盖一床被子,而且赶都赶不走。
它还喜欢抓沙发、抓椅子、抓茶几,就是不抓猫抓板。
再好、再合理的东西,讨不到主子的欢心,一样白费。
所以,与其买猫爬架,还不如把冰箱上面腾空、在书架上留一方空间,阳台这些它常待的地方不要占用。
当然,也有少部分猫咪是喜欢猫爬架的,不过就看铲屎官是否愿意赌一把这十之八九之外的概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