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
同样是“太穷了”的原生家庭,贫穷的原因肯定也各不一样,身处其中的孩子体验也不一定相同。
但这“不一定相同”之中肯定有相同点。在我看来,与富裕家庭的孩子相比,穷人家的孩子最缺乏的,就是“松弛感”。
若是有人对你说“这世上凡是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那都不是问题”,那这人一定不缺钱;穷人家的孩子因为没钱,因而也就多了很多问题。问题得不到解决,看不到希望,自然就会紧张,也就没有了松弛感。
什么叫“患得患失”?富人家的孩子,这两种心理明显就要少些,因为有家庭背景的支撑,所以就“有恃无恐”;而穷人家的孩子,无背景,无人脉,无资源,自然更易患得患失,遇事更容易张皇失措。
我就是一个穷人家的孩子——当然这也不是没有好处,我的母亲就常说:“好在你生在我们这样的人家,假如我家有钱的话,你怕是连大学都考不上。”
但不好的地方呢?总结一下,那正是缺乏松弛感——遇事总是容易紧张,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手颤,动不动就哆哆嗦嗦,只要是被人盯着,手就抖得更厉害。
我这人可能是个特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