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猯不是猪为啥那么像猪?
- 2 个点赞 👍
西猯与猪的分类:
- 西猯:属于哺乳纲、偶蹄目、西猯科。它们主要分布在美洲的热带雨林中。
- 猪:则属于哺乳纲、偶蹄目、猪科。它们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包括家猪和野猪。
网图侵删 相似性来源:
- 尽管西猯和猪分属于不同的科,但它们都属于偶蹄目。这意味着它们在进化历史上有一定的亲缘关系,从而导致了它们在形态上的一些相似性。
- 偶蹄目的动物通常具有相似的身体结构,如四肢末端有偶蹄(即每足两趾相对)、体型粗壮等,这些特点在西猯和猪身上都有体现。
网图侵删 为何“看起来像”:
- 从外观上看,西猯和猪都有圆润的身体、短小的四肢和相似的头部结构,这些相似之处使得人们容易将西猯与猪混淆。
- 然而,如果仔细观察,还是会发现两者之间的细微差别,如毛色、体型比例等。
西猯和猪之所以看起来相似,是因为它们在生物分类上都属于偶蹄目,有着一定的亲缘关系和相似的身体结构。尽管它们在分类上不属于同一科,但这种亲缘关系导致了它们在外观上的相似性。所以,当我们说“西猯不是猪”时,我们是指它们在生物分类上的不同,而不是否定它们在外观上的相似性。
查看全文>>
源流s星河 - 2 个点赞 👍
要讨论西猯是不是猪,得先定义什么是猪。
已知:毫无争议是猪的家猪和毫无争议是西猯的领西猯同属偶蹄目猪形亚目,但它们一个是猪科猪属,一个是西猯科西猯属。猪形亚目现存只有猪科和西猯科两个科。
如果定义只有驯化的家猪才是猪,那么西猯当然不属于猪,但这样定义野猪同样也不能算猪。
如果定义猪属是猪,那么家猪野猪都是猪,但疣猪彭彭就不能算猪,西猯更不能算猪。
如果定义猪科是猪,那么西猯虽然不是猪,但却是和猪关系最近的类群。和猪有特征上的相似完全可以理解。
而如果定义猪形亚目都是猪,那么西猯就只是一类分布在新大陆的猪而已。它们就是猪。这种定义下“猪”依然是一个单系群,且不包含任何在大众眼中“不像猪”的动物。
既然哺乳类的第二大目——翼手目下的物种都能统称为“蝙蝠”,把一个亚目的物种统称为“猪”有何不可?
查看全文>>
银鳞风铃木 - 0 个点赞 👍
因为西猯和猪都属于猪形亚目。如果你把猪的定义放宽到整个猪形亚目,那你说西猯是一种猪也没问题。
查看全文>>
法国面包 - 8 个点赞 👍
分子生物学告诉我们,外表的相似,不代表亲缘关系的接近。
他们确实有着共同的祖先,但非常非常非常疏远
它们的分化时间非常早,大约2880万年前它们就各自走上了不同的道路。(给个对比,人类和黑猩猩的分化时间大约是600-700万年前。)
也就是说,西猯和猪的分离,比人类和黑猩猩的分离还要早四倍多。
你看到的“相似”,除了有一点点相似的遗传基础外,还离不开对相似环境的适应性进化。
这个有点像趋同进化(不同祖先,但形态结构相像,如鱼和鲸)。
什么意思呢?
我举个不太严谨,但是可以帮我们理解的例子。
两个朋友从小学毕业后就分开了。
一个去了北京、一个去了上海。二十年后再见面。
你发现他们穿着同样的衣服(格子衣)、戴着差不多的黑框眼镜、甚至连头发都变得差不多稀疏。
一问!都是程序员!
所以,他们的相似性,不是因为他们一直在一起。
而是因为,面对相似的环境,从而做出了相似的选择。
西猯和猪就是这样。
它们都生活在相似的环境中——都需要拱土找食物、都需要在森林中觅食、都是杂食性动物。
所以,自然选择让它们长得越来越像。
但是,如果你仔细观察,还是能明显区别的。
西猯的后脚只有三个脚趾。
猪有四个。
西猯的胃更复杂,有三个胃室,这让它们能够更好地消化植物纤维。特别是仙人掌。
这是一个典型的适应性进化。
生活在干旱环境中的西猯需要从仙人掌这样的多汁植物中获取水分和营养。
而猪的胃比较简单。更适合杂食性的饮食习惯。
最明显的是牙齿。
猪的獠牙会向外弯曲。
西猯的獠牙是直的,且咬合时能紧密贴合。
野猪(左)和领西猯(右) 相似的环境压力,会塑造出相似的外形。
但DNA不会撒谎。
西猯和猪在进化树上距离很远。它们的共同祖先可以追溯到几千万年前。[1]
简单讲讲他们的分化史
很久很久以前。
当它们的共同祖先还在一起时,大陆的格局和现在不同,随着大陆漂移和地理隔离它们走上了不同的进化道路。
一支留在了欧亚非大陆,成为了今天的猪科动物。
一支迁移到了美洲,进化成了西猯科动物。
除了外观相似,它们在基因层面还有一个相似之处
它们都缺乏一种叫做UCP1的基因。[2]
这个基因负责产热,大多数哺乳动物都有。
但西猯和猪都没有。
这说明什么?
这个基因的丢失,极有可能发生在它们的共同祖先身上。
然后,这两个家族带着这个“缺陷”,各自进化了几千万年。
生物就是神奇,求同,存异。
参考
- ^Jaime Gongora, Chris Moran, Nuclear and mitochondrial evolutionary analyses of Collared, White-lipped, and Chacoan peccaries (Tayassuidae),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Volume 34, Issue 1, 2005, Pages 181-189,
- ^https://doi.org/10.1242/jeb.223974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查看全文>>
高s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