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个回答

《西游记》车迟国斗三仙的剧情最后为什么没有神仙出来收虎鹿羊为坐骑?

假装是机器人
19个点赞 👍

我个人感觉这里一个可能是涉及到了道教不同流派间的矛盾,另外一个不是没有神仙出来兽他们是他们自己……硬要送人头啊。

先说第一个。

按照西游记的描写三仙自称是"全真道人"。

但是他们的修炼方式又留在了东汉方仙道的阶段。从剧情来看他们修建三清观供奉泥胎,甚至于能接触到"五雷法"这种高端的符箓法术,侧面也证明了他们……这一块不了解的可以查一下五雷法在道教里面的象征。

但是恰好就是这个反而跟内丹派主张的"性命双修"形成了一种尖锐对立。

吕洞宾《敲爻歌》中明确批判了"三千六百旁门法"。

执着于"吞霞服气"者终将"形神俱灭"。

我们再来回忆一下西游记当中三位大仙的死亡方式。

他们的死亡方式极具象征意义:虎力大仙是虎头坠地、鹿力大仙是鹿角折断、羊力大仙是羊皮焦黑。

按内丹派来看待他们的话,这个就相当于他们未能完成"斩三尸"的内丹修行最终被动物本相给反噬了。

张伯端《悟真篇》所述

"若要修成九转,先须炼己持心"。

作者可能是想要通过这种残酷结局来完成对明代盛行的"伪全真"流派来批判吧。

而且在民间传说里面虎、鹿、羊三种动物都是具有特殊的禁忌属性的。

比如广州流传的"五仙观"故事里说周夷王八年(公元前887年),广州曾出现连年灾荒,田野荒芜,农业失收,人民不得温饱。一天,南海的天空忽然传来一阵悠扬的音乐,并出现五朵彩色祥云,上有五位仙人,身穿五色彩衣,分别骑着不同毛色的山羊,羊口衔着一茎六出的优良稻穗,降临楚庭。

仙人把稻穗给了广州人,并祝愿此处永无饥荒。祝罢仙人腾空飞逝,五只仙羊化为石头留在广州山坡。从此,广州便成了岭南最富庶的地方。

•版本二:五仙降临的情形与版本一差不多,但是时间被改成了南海人高固为楚威王相时。

• 版本三:晋朝时,吴修为广州刺史,还未到任,有五仙人骑五色羊,背着五谷来到广州州治的厅堂上。

说回羊本身在道教里面羊具有多重象征意义。

一是吉祥,“羊”与“祥”通,有吉祥如意之意,如“三羊开泰”即取自“三阳开泰”,寓示冬去春来、吉祥亨通;羊还代表着孝道和善良,羔羊有跪乳习性,体现了对养育之恩的感恩,契合道教所倡导的道德观念;三是羊象征着长寿与安宁,道教神话中羊常与神仙、祥瑞场景相关联,传递出安宁祥和、福寿康宁的美好寓意。

老虎也一样。

在道教中护法神常以虎为坐骑或伴身,其次老虎跟阴阳观念相关。在四象里面白虎对应西方、秋季,属金,也代表着阴气。

鹿在道教的象征就更多了。

结合上这些我们在思考的话就会发现三位大仙的法术破绽其实都是在暴露他们的动物本性:

比如虎力大仙的油锅洗澡实为"虎骨熬油"的巫术变形,鹿力大仙的剜心再生暗合鹿类"心脏重生"的民间想象,羊力大仙的冷龙护体则源自"白羊吐雾"的农耕气象观察。

但是民间传说里有一种说法是“偷食人烟的鹿妖会招致天雷”,出处是《聊斋志异》的《山市》。

“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重,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中,

后来慢慢就在民间传说里面变成了动物修行可以但是不能吸食人间烟火,一旦它们在人间偷食人烟等行为就会引发天谴。

民俗故事以及一些志怪小说体系里面也有类似的逻辑。

就是妖物一旦贪恋或偷食人烟就违背了人妖有别的规则和自然秩序,会被视为触犯天条,从而招致天雷惩罚等天谴。

按这个思路来理解这里的话就相当于它们违背了天条,但是又上头有些人脉毕竟羊虎鹿的象征就代表了他们肯定有关系。比如西游记原文写的是。

众僧道:“不是鬼,乃是六丁六甲、护教伽蓝,但至夜就来保护。但有要死的,就保着,不教他死。”
行者道:“这些神却也没理,只该教你们早死早升天,却来保护怎的?”
众僧道:“他在梦寐中劝解我们,教不要寻死,且苦捱着,等那东土大唐圣僧往西天取经的罗汉。他手下有个徒弟,乃齐天大圣,神通广大,专秉忠良之心,与人间报不平之事,济困扶危,恤孤念寡。只等他来显神通,灭了道士,还敬你们沙门禅教哩。”

然后还是原文。

众僧道:“我们梦中尝见一个老者,自言太白金星,常教诲我等,说那孙行者的模样莫教错认了。”

发现没有……六丁六甲都看不惯他们了太白金星也看不惯他们了……

而西游记成书于明代,就是那个经典台词。

有些事不上秤没有四两重,上了秤一千斤也打不住。

继续说回西游记原文,虎力大仙开坛做法号称:

“一声令牌响风来,二声响云起,三声响雷闪齐鸣,四声响雨至,五声响云散雨收。”声令牌响后,风果然就起了,把猪八戒吓得乱嚷。孙悟空让他不要声张,自己偷偷上天去看,确实是风婆婆、巽二郎在吹风,连忙喝止了他们。

虎力大仙继续施法,推云童子、布雾郎君来布云,邓天君领雷公电母来放雷电,孙悟空赶紧喝止。

邓天君解释:

“那道士五雷法是个真的。他发了文书,烧了文檄,惊动玉帝,玉帝掷下旨意,径至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府下。我等奉旨前来,助雷电下雨。”

正解释间,四海龙王已经来下雨了。孙悟空统统制止,要求他们稍等片刻,等道士下了场,唐僧坐上坛位,再行降雨的程序,各位雨神只好同意。

然后注意了。

这个时候猴子也没有想要杀了他,但是吧三大仙上头了……

道士说:“陛下,我等至此匡扶社稷,保国安民,苦历二十年来,今日这和尚弄法力,抓了功去,败了我们声名,陛下以一场之雨,就恕杀人之罪,可不轻了我等也?望陛下且留住他的关文,让我兄弟与他再赌一赌,看是何如。”

越来越上头从祈雨、云梯显圣、隔板猜枚。

国王都算了算了咱不比了输了就输了结果大仙儿不行要加注……变成了……砍头、剖腹剜心、下油锅……

最终把自己给作死了。

这一种猜测也有佐证清代憺漪子还点评过旁门和外道的区别。

从来道家以旁门外道并称,其实旁门与外道不同。盖大道扰巨宅然,巨宅必有正门,苟得正门而入,自然升堂入室无疑矣。若不得正门而入,势不得不由旁门。旁门虽不及正门之直捷,然纡回曲折,假径窦以进步,亦未尝不可升堂入室也。独外道则与吾道相背而驰,不特在正门之外,且在旁门之外矣。如此处之虎、鹿、羊三力,似得动门之学居多。
彼祈雨坐禅,以至祈头剖腹,种种作为,不过皆山鬼伎俩耳。真人现前,为之立破,安可与心猿之正果同年而语乎?曾忆祖师之言曰:“道有三百六十旁门,旁门皆有正果。”
夫旁门容有正果,则外道之无正果可知矣。

另一个猜测可能有些过度解读了大家看看图一乐就行。

车迟国故事有一幕是将"三清"塑像弃置茅厕。

这可能是对应历史上佛道辩论中的"老子化胡"公案。再结合他们钟南山修道经历,会五雷法,本体又都是道教的象征意义,也能解读成《至元辩伪录》中道教败北的历史回声。

他们的一步步作死行动可能是在暗示着这个道教流派失去了正统性被历史淘汰了。

换句话说就是不识天命,毕竟本来孙悟空盖完章都要走了,结果他们三非要拦住不让取经。

我这么想也是因为参考了元杂剧《西游记》中"车迟国"故事的原始版本。

杨景贤笔下的三妖死的更惨,而且在车迟国原始版本里三妖是鹿力大仙、羊角大仙和牛耳大仙。

牛耳这个就不用多笔墨说道教里面什么寓意了吧。

读到这里再想一下虎头掉了是不是对应着“上尸彭踞”驻守头颅象征着贪欲未除,鹿角折断对应着“中尸彭踬”盘踞心肺,暗示嗔念反噬,羊皮焦黑对应了“下尸彭蹻”潜藏丹田,喻示痴妄焚身。

猴子都打算走了,结果三位大仙儿不让走越来越上头是不是把道教神话里面的“三尸神”概念具象化了。

贪欲未除、嗔念反噬、痴妄焚身不识天数。



宁采野花不采臣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