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5 系列开售 10 分钟内官网崩溃,如何看待开售后的抢购热潮?
- 0 个点赞 👍
这不是炒作...是真的...我现在每天凌晨3点半的闹表,就想试试还能不能捡个漏....
15号真的是进不去,好不容易进去了又要重填一遍信息,日了狗了,最后要等待订单生成,出来一看10月下旬了...
去年觉得没啥提升就没买,今年其实还觉得没啥提升,但是applecare24号到期,不买的话续费也亏,还不如换购,能折4800,再补5200就好啦。
问题是..买不到...
编辑于 2023-09-17 21:25・IP 属地天津查看全文>>
阿无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hzh - 0 个点赞 👍
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看待:
市场营销策略:苹果公司一直以来都非常善于利用产品发布和发售来吸引公众的关注。通过创造这种“爆抢购热潮”的现象,他们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关注他们的产品,还可以刺激那些持币待购的消费者更快地做出购买决策。
消费者心理:抢购热潮往往与消费者渴望拥有最新、最时尚的产品有关。这种“崩溃”的现象可能是一种信号,向消费者传达了产品的高需求和受欢迎程度,使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
社交媒体和网络效应:这种现象级的事件在社交媒体上往往会产生大量的讨论和分享,进一步推动了产品知名度的提高。此外,苹果公司通过此类发售活动,也能够鼓励消费者对他们的品牌产生更高的忠诚度。
但是,这种策略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官网在短时间内因为大量流量而崩溃,可能会影响到消费者的购物体验,甚至可能导致一些消费者无法购买到产品。这可能会对苹果的品牌形象造成负面影响。此外,这也可能引发一些消费者或行业观察者对这种营销策略的批评。
发布于 2023-09-18 04:22・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donnywin - 0 个点赞 👍
对于有些人炒作的“iPhone 15 开售10分钟内官网崩溃,爆抢购热潮”这种生造热度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看待:
营销策略:炒作这种话题是一种营销策略,旨在吸引公众的注意力,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销售量。通过制造抢购热潮,苹果公司可以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关注度,并促使那些希望拥有最新款iPhone的人加速购买。
供需关系:尽管苹果公司已经在其供应链和生产计划中考虑到了市场需求,但这种炒作可能会加剧供不应求的情况。当消费者看到其他人抢购的热潮,他们可能会受到启发,争相购买这款新手机,导致供不应求的局面。
消费者心理:这种炒作也利用了消费者的心理,促使他们感到焦虑和不安。当消费者看到其他人抢购热潮时,他们可能会担心自己错失机会,因此采取行动购买这款新手机。这种心理被一些人称为“群体效应”,它在许多领域都有所影响,包括消费行为。
品牌形象:对于苹果公司而言,这种炒作也有利于维护其品牌形象。作为一家知名的科技公司,苹果的产品一直备受关注。通过制造抢购热潮,苹果可以向消费者展示其产品的独特性和吸引力,进一步巩固其品牌地位。
然而,这种炒作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首先,过度炒作可能导致消费者对产品产生过高的期望,而实际产品的表现可能无法满足这些期望。其次,炒作可能导致供不应求的情况加剧,从而给供应链和物流带来额外的压力。此外,如果消费者在购买后发现产品不如预期,他们可能会感到失望和不满,从而对品牌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对于“iPhone 15 开售 10 分钟内官网崩溃,爆抢购热潮”这种生造热度问题,我们应该保持理性和客观的态度。虽然这种炒作可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销售量,但也需要注意潜在的问题和负面影响。苹果公司应该合理控制炒作的度,避免给消费者和供应链带来不必要的压力和负面影响。同时,消费者也应该保持冷静,不要被炒作所左右,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做出理性的决策。
发布于 2023-09-18 03:41・IP 属地安徽查看全文>>
牛牛哥1502 - 0 个点赞 👍
对于生造热度问题,我们应该持审慎和理性的态度。以下是几个观点来看待这种情况:
- 鉴别真假信息:在互联网时代,虚假信息和炒作很常见。我们应该学会辨别真假,不盲目相信和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如果没有可靠来源和证据支持,这种生造热度的报道可能是误导性的炒作手法。
- 商业利益和营销手段:一些公司或媒体为了吸引眼球和提高点击量,可能会故意制造热度。这些报道往往是为了推动销售或吸引关注,可能会夸大事实或虚构情节以吸引读者。我们应该保持警惕,并理性分析信息的真实性和动机。
- 媒体监督的重要性:媒体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需要准确、客观地报道新闻。我们作为受众应该关注媒体的质量和可信度,选择信任可靠的媒体资源。
- 培养理性思维:面对这种生造热度的问题,我们应该培养理性思维,不盲从和轻信。通过多方了解、比较和分析,形成自己的判断。
总之,对于生造热度问题,我们应该保持理性和批判的态度,避免被误导和欺骗。在信息时代,学会辨别真假、保持理性思考和选择可靠来源的信息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和做出明智决策非常重要。
发布于 2023-09-18 08:27・IP 属地安徽查看全文>>
南瓜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快点快点快点开口 - 0 个点赞 👍
iPhone15系列发布后,iPhone14系列售价飙升,底价被曝
从9月13日iPhone 15系列发布以后,虽然引来了国人疯狂的吐槽,但大家的行为却很诚实,某平台在发预售当天就对iPhone 15系列进行了13次的疯狂补货,订单发货日期更是排到了96天以后。因此,很多朋友退而求其次的想去选择iPhone 14系列,但却发现系列机型的价格不降反升!这也让众多果粉头疼不已,而各种渠道价格也在200—800之间来回调整。
【购机提醒】: 近期打算入手苹果设备的消费者们一定要注意,无论入手的是新机还是二手机,切记去了解一下机器的“底层数据”,很多朋友入手到的都是以次充好的资源机、扩容机、改码机、黑解机等,但自己却不知道,使用中就会出现“黑屏、死机”或者系统卡顿不兼容的问题。
就比如这台iPhone 13 Pro Max,通过侦探的苹果GSX全面验机数据发现原来是“改码更换维修机”,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出现卡顿、黑屏的问题,并且维修成本非常高,所以大家一定要小心,以免上当受骗。
【iPhone 14系列涨价原因】
1.iPhone 15系列不仅没有太多的提升,而且Pro版本涨价。
2.目前iPhone 15系列一机难求,即便加价也很难找到渠道。
3.目前已经预售的机器发货周期较长,不少供应商借此机会扰乱市场。
朋友们会去选择iPhone 15系列或iPhone 14系列呢?还是国产天花板的华为Mate 60系列呢?
发布于 2023-09-18 10:25・IP 属地新疆查看全文>>
验机侦探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ZZF - 0 个点赞 👍
对于电子产品热衷的人,真的每次新产品出来,都会排起了长队伍。新品上市,就得拥有,这是多么强的执念和坚持啊。
可能是我本人对电子产品没有什么追求的原因,只追过2期的I PHONE,后面就再也没追过了。曾今,我也很迷恋 I PHONE,外形心仪,感觉人手必备,系统真的好用,不会卡机,功能强大到,我都很多用不上。
但是,很多人用I PHONE,除了日常的电话之外,做到了,随时用来办公,功能真的好多,特别是对设备要求高的人来说,好像基本都能满足。
当时,万象城开了IPHONE 的4S店的时候,那个场面是真夸张,还真的是人多到爆了。
有人说,可以卖肾买苹果,至今,我扔未想到,是什么魅力促进了人那么的疯狂迷恋 I phone。
可能只有一个原因,因为我穷,我不配。讲真,国产机,小米,华为,我觉得也挺好用的,至少不会因为系统而不好用。
一个卑微的打工的女仆人,个人观点,不喜欢的勿喷,谢谢!!!
发布于 2023-09-18 10:15・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露娜小姐姐 - 0 个点赞 👍
TrendForce:预计今年折叠屏手机出货量达1830万部,同比增长43%
调研机构TrendForce最新发文称,预计2023年可折叠智能手机市场渗透率为1.6%,到2027年可能超过5%。根据该机构的预估,2023年折叠屏智能手机的出货量会飙升至1830万部,同比增长43%。然而,这只占今年智能手机总市场的1.6%。而到了2024年,折叠屏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同比增长38%,出货量达到2520万部,市场份额将上升到2.2%。
进入到2023年,折叠屏已进入到真正的使用价值阶段,在今年上半年手机行业整体遇冷的情况下,折叠屏手机却出现了逆势增长的趋势。分析师认为,随着折叠屏手机技术发展、供应链完善与多元化及价格逐步下降,折叠屏高价值属性与差异化产品形态塑造高性价比,有望维持折叠屏手机需求高增长,行业未来三年行业出货复合增长率超50%。发布于 2023-09-18 09:37・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悄悄变有钱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白天不懂夜的灰 - 0 个点赞 👍
自娱自乐
一款手机是否热门,就看黄牛多不多,是否能保持长时间的加价
最近几年iPhone没有创新之后,基本上就是首发前几天加价套路一波
随后就是pdd现货,优惠500促销,紧接着就是每年的双11优惠1k+
今年这波pro版本又可能会会有到2k+
失去创新能力之后的苹果也就那样吧,有庞大生态的加持,短时间不会断崖式的下滑
但是每年在国内的销量都会逐年降低
没有必要过分捧或者过分踩苹果,就不会有什么热度了
发布于 2023-09-18 14:07・IP 属地四川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任飘渺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测测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爱顽儿家 - 0 个点赞 👍
对于“iPhone 15 开售 10 分钟内官网崩溃,爆抢购热潮”这种生造热度问题,我们应该理性看待。首先,iPhone 作为全球知名的手机品牌,每次新品发布都会引起大量关注和购买,这是正常现象。消费者对于新产品的追捧和购买热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认可度。
然而,我们也需要关注到这种现象背后的一些问题。比如,消费者是否存在盲目跟风、过度追求新款产品的倾向?这种抢购热潮是否会导致资源浪费、过度消费等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探讨。
同时,我们也要警惕一些商家或自媒体通过炒作此类事件,制造虚假热度,误导消费者的行为。这种现象可能会导致市场混乱,损害消费者权益。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此类事件的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
总的来说,我们应该理性看待“iPhone 15 开售 10 分钟内官网崩溃,爆抢购热潮”这种现象,既要关注消费者的购买热情和产品的市场认可度,也要关注背后的问题和潜在风险,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发布于 2023-09-18 18:11・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一纸枕书 - 0 个点赞 👍
9月15日晚,iPhone 15系列开售。
开售10分钟内,苹果官方网站一度崩溃。
而在天猫Apple Store官方旗舰店,开售1分钟内,首批iPhone 15Pro、iPhone 15 Pro Max售罄。
本次iPhone 15零售价5999元起,天猫12期分期免息后,每天16元起。有网友留言:“十五的月亮十六圆,15的iPhone 16元。”
本次iPhone 15系列新机热度极高,在天猫Apple Store官方旗舰店的客服咨询,一度排队99+。不少网友打趣,“果然是躲得过初一,躲不过15。”还有网友表示:“嘴上不看好,身体很诚实。”
截至美股最新收盘,苹果股价下跌0.42%,最新市值2.74万亿美元。
开售1分钟被抢光
苹果官网崩了
昨晚iPhone15开始预售,不出意外,苹果官网崩了6-7分钟。
据橙柿互动,昨晚20点整,记者打开Apple Store ,还没开始预购,显示“马上就好”,可能是抢购人数太多,挤爆了?崩了?
换个平台,打开Apple淘宝官网,结果显示访问页面错误……然而仅仅过了5分钟,淘宝iPhone 15就显示已售光……京东也显示全部无货状态。
20:08分,再次回到apple store,可以下单了,却一直卡在付款界面。下单完成后,显示8个工作日发货。有网友晒单,最早的可9月22日到店取货。
在天猫Apple Store官方旗舰店,开售1分钟内,首批iPhone 15 Pro、iPhone 15 Pro Max售罄。
据中国网报道,“半小时内,我们补货了9次,还在持续补货中。目前iPhone 15 Pro Max 销售最快,iPhone15 Pro 销量也非常高。”天猫相关负责人介绍,从预售来看,粉色256G iPhone15 最受欢迎,白色钛金属 256G iPhone15 Pro最受欢迎;原色钛金属 512G iPhone15 Pro Max最受欢迎。
淘宝热搜数据显示,一周内iPhone 15系列新品在淘宝天猫的热度飙升512%,热度持续上升。
果粉:“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抢”
据澎湃新闻,苹果预售分为线下直营店取货和官网邮寄,有苹果直营店的城市,取机时间为22、23、24日三天,这也是果粉首选的方式,毕竟可以第一时间拿到新机。
有果粉表示,通过官方APP在20时06分成功下单预定22日的iPhone 15 Pro Max 256G 原色钛金属版本,在下完第一单后,想再购买一台1TB版本时发现很难进入预定界面,过了十来分钟才得以进入,但最终因货源问题只能选择仅有的蓝色1TB版本,“说不上遇冷,还是比较难抢的,但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抢,有些颜色半小时后依然能预约到货。”
北京时间9月13日凌晨,苹果正式发布了iPhone 15系列新机,全系采用了灵动岛设计,USB-C接口,Phone 15和iPhone 15 Plus起售价分别为5999元和6999元,Pro系列采用了3纳米的A17 Pro芯片,并使用了钛金属边框,iPhone 15 Pro和iPhone 15 Pro Max起售价为7999元和9999元。
苹果iPhone15系列新机发布后被认为创新不足,加上这一时间段有华为的Mate 60系列发售,有行业人士认为这次iPhone 15系列新机预售可能会遇冷。
微博等社交网站上,有多名抢购成功的果粉晒出自己的订单。有的用户显示iPhone 15 Pro Max将在10月17日-24日才能发货,这也意味着Pro系列在中国的交付时间已经延迟了4-5周,而另一款iPhone 15 Pro交付也将延迟2-3周。整体来说,iPhone 15系列的热度还是不错。
多平台打响“苹果争夺战”
比起消费者,电商等平台今年“抢”iPhone 15系列手机的力度显然更大。
首先入场的是天猫。在预售开启之前,天猫Apple Store官方旗舰店表示,会在第一时间上线iPhone 15系列新品预约通道,同时在9月15日晚8点,领先其它电商平台7天开启现货预购。目前天猫Apple Store 官方旗舰店的粉丝数已经达到2497万,成了消费者购买苹果的重要窗口。
其次是京东。9月15日晚8点,京东正式开启iPhone 15系列新品预售,京东方面表示,作为苹果官方授权经销商,Apple产品京东自营旗舰店今年“货量充足”,同时,京东针对新机推出以旧换新至高补贴680元权益。
而比较出人意料的“新玩家”是抖音电商。近日,抖音上线了“Apple产品抖音自营旗舰店”,目前销售产品包括iPhone 15系列手机等。不过9月15日21点整,记者在该旗舰店点击iPhone 15 Pro和iPhone 15 Pro Max产品,均提示“已下架”,而iPhone 15和iPhone 15 PLUS仍可购买。
据苹果官网,目前苹果授权线上经销商主要分为三类:平台自营或自有网站、入驻平台、App合作入驻。
其中,平台自营或自有网站共8家,包括京东、苏宁易购、中国移动网上商城等。入驻平台共9家,包括天猫-苏宁易购官方旗舰店、京东-Apple羽通专卖店、天猫-beats官方旗舰店等,均为天猫和京东的旗舰店。App合作入驻共18家,包括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建行生活)、招商银行(掌上生活)、交通银行(买单吧)、平安银行、光大银行、广州银行、兴业银行等。
尽管近日有消息称,抖音电商获得了苹果公司的官方授权,成为苹果的经销商之一。但记者尚未在苹果官网的线上经销商名单中找到抖音的名字。
除了这些电商平台之外,盒马、饿了么、京东到家等玩家也开始入局苹果手机销售。京东到家表示,平台上线了超4600家Apple授权专营店,为购买iPhone 15系列手机提供“小时达”服务。这意味着,在去年成为唯一获得Apple品牌预售资格的即时零售平台后,京东到家连续第二年成为iPhone新机预售的即时零售首发平台。
9月13日早上,饿了么宣布,今年将携手近3000家 Apple 授权专营店,在新机现货首发当日,在饿了么平台同步开售,最快半小时送达。
同一天,盒马宣布将于9月22日同步开售iPhone15系列,并提供“18分钟送达”服务。据了解,包括北京、上海、杭州在内的全国20多个城市的盒马鲜生门店、9家盒马X会员店都将同步上线iPhone15系列,盒马云超也将在全国同步开售新机。
华为新机也一机难求
到底谁“更能打”?
据中国经营报,iPhone 15系列的更新改进早就在市场预期之内,不免让用户生出“啊?就这!”的叹息。
有点戏剧性的是,在苹果这场发布会上,“遥遥领先”刷屏在各大直播平台的弹幕中。自从8月29日以来,华为连续向市场投放了3款高端手机(Mate 60 Pro、Mate 60和Mate X5),“遥遥领先”成为网络热梗,多和华为挂钩。
华为Mate 60 Pro、Mate 60和Mate X5上市以来,市场上一机难求,华为商城每次预售都很快宣告售罄,一些城市的线下店也排起长队。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在最新调查中称,华为Mate 60 Pro自8月29日开卖后需求强劲,今年下半年出货量将提升至约600万部。
市场研究公司Counterpoint高级分析师Ivan lam表示:“苹果iPhone 15系列的备货量目前在8000万台左右,可能略低于8000万台,苹果会根据10月或11月的销售情况来调整2024 Q1的生产计划。华为Mate 60系列近几周市场反应热烈,但铺货主要考虑一线城市,实际销量尚未对华为产生显著影响。我们需要观察周售数据以进一步评估,但初步预计表现将优于上一代。”
而瑞银证券发布的最新报告称,受华为新手机发售,以及iPhone 15自身竞争力不足等因素影响,经综合评估,决定将iPhone 15系列新机的出货量由8000万~9000万台下调至7800万台。
苹果将迎挑战
IDC高级分析师郭天翔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虽然苹果手机的升级变化并不明显,国内安卓手机厂商依靠持续的技术创新与品牌形象建设在中国高端手机市场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苹果目前仍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未来随着华为的回归与其他国内安卓厂商努力建立属于自己的高端产品节奏与高端品牌形象,苹果在中国的高端手机市场将会遭遇更多挑战。
但需要指出的是,苹果和供应链的股价总是在近年每次发布会前后下跌,似乎和“缺乏创新”一样成为“惯例”。而从前两年的销量看,最终苹果却重复着“枯燥乏味”的故事结局:不论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如何变化,苹果始终占据着产业营收和利润的高点。
从这个角度来说,三年多来,苹果或是缺乏挑战者的,大家期待华为、安卓阵营等能做出更多行业革新。目前来看,就高端领域而言,除了华为卷土归来势头凶猛之外,其他竞争对手的有效进攻不够多。当然,在直板机和折叠机的双线策略下,国产手机厂商在高端市场的份额已经有提升,只是高端化之路不易,还需要时间和耐心。
而更为复杂的是,这并不只是因为苹果自身的强大,还掺杂了地缘政治、经济要素等多方面原因,促成了苹果的统治地位。此外,大家都不得不面临的大势是,近两年的消费电子市场确实低谷徘徊了很久,一直处于U型底部,复苏至少要等到2024年几乎成为共识。有产业链人士认为,近两三年整体情况都不会太好,亦有投资人向记者表示市场可能要到2026年才会真正复苏。
在低潮面前,谁能够稳健穿越、保持增长或减少降幅,都有可能成为胜者。如今华为手机正在发起反攻,在中国市场上,无论从品牌度还是高端化上,华为的基础一直存在。
IDC数据显示,2023年H1,中国600美元以上手机市场厂商份额中,前五名分别是苹果、华为、OPPO、小米与荣耀,分别占据了67%、15.6%、4.2%、3.7%、3.2%,整体来看苹果仍具有显著优势,高端市场上苹果与华为两家品牌是主流。
Mate 60 Pro的回归,势必会对国内手机市场产生影响,而强有力竞争者的入局将会带来压力和动力。随着华为手机的上升之势,苹果也将面临新的中国市场,变局也将逐步见分晓。
发布于 2023-09-18 20:21・IP 属地北京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一只小楠仔呀 - 0 个点赞 👍
随缘喽,反正也不买,看大家晒晒朋友圈,吃吃瓜不香么?
官网崩溃只能说苹果这服务器是真的不行,这要是双十一有活动估计就彻底挂了,国人的购买能力还是很强的!
发布于 2023-09-19 10:08・IP 属地河北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人生谈数码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十一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发条橙